迈上新台阶 实现新跨越——2023我们这样干
1月17日,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总结大会顺利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市“两会”工作要求,总结2022年工作,分析研判形势,科学谋划2023年工作。
和规划工作的关心指导和工作要求
这一年,自然资源部领导对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相关工作试点给予全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多次对武汉市城市规划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对我市相关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要求进一步主动研究、积极谋划,强化规划统筹,着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
部、省、市领导同时对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如此的关心和重视,工作要求明确具体,标准高、任务重,前所未有!这既是我们工作的巨大压力,也是我们干事创业、奋楫争先的强大动力,更是推进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全方位提升、推动武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
2022年,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省自然资源厅有力指导下,牢记嘱托、勇担使命,锚定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的总体定位,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坚持规划引领,服务城市重大战略部署
全面完成我市“三区三线”划定,《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按程序上报。持续推进区、乡级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地下空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专项规划编制,开展高铁武汉西站、天河站、长江新区站规划编制。积极谋划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规划建设,开展相关规划研究。
实施城市更新,助力城市功能和品质“双提升”
全面开展两江四岸品质提升行动,出台了《滨水临山地区规划管理规定》《建筑管理审批指导意见》《居住用地建设强度管理》等政策文件,严格建筑高度、房屋密度、城市色彩等要素管控。公开征集30余个公共建筑方案,从城市地标到民生建筑,全面提升城市“颜值”。推进汉口滨江、三阳设计之都、中法半岛小镇、武昌湾、谌家矶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出台加强全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作的意见。
03
注重生态优先,推进自然资源全域统一管理
严守耕地红线,首次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指标纳入区级考核。构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标准体系,推进水流、湿地、自然保护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完成《武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矿山治理示范工程二期、三期项目通过省厅验收,以江夏灵山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为试点,探索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实施新路径。推动出台《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是全国首个副省级城市地质立法。
加强统筹管理,创新规划编制和实施机制
出台《新城区重点功能区规划实施工作方案》,推进新城区高标准建设。建立“为武汉而设计”城市与建筑设计共创平台,推介院士、建筑大师等优秀设计师40余位。举办“高校工作坊”活动,完成136处微型公共空间规划,获《人民日报》点赞。
建设智慧城市,强化自然资源基础服务能力
全面提升武汉仿真实验室建设和应用水平。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评估、政府网站和新媒体绩效评估中获评优秀。新型基础测绘、不动产登记规范化标准化等国家级改革试点项目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验收,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稳步推进。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
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建立“承诺可开工”审批服务制度,全面推行新增工业“标准地”出让,实现“多测合一”全域改革落地。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展重大项目包保服务,推进智能审批辅助工具研发和应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上线事项由33个增至70个。在全省率先出台《居住权登记操作规范》,获央视报道。
加强法治建设,健全执法督察长效机制
制定依法治局实施方案和八五普法规划,推动《武汉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及房屋补偿安置办法》立法。征集制作6部法治动漫微视频,2部在全省平台展播。切实履行自然资源督察职能,扎实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大棚房”、挖田造湖造景等专项整治工作。统筹推进耕地保护督察、矿产资源督察和往年例行督察“挂账”问题整改,整改完成率均达上级要求。
切实服务民生,强化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宣传
建成“自然资源和规划信访一张图”,上线运行“网上信访大厅”,回应群众关切1.5万余次。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谋划实施一批“共同缔造”实事项目。举办“精彩十年、争创卓越、喜迎二十大”主题展,编撰《精彩十年 争创卓越》书籍,集中展示过去十年全局工作成就。武汉规划展示馆获评全市公共服务类企业“十优满意单位”。
突出政治统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
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开展“‘四抓四促’提效能、全力以赴续精彩”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干部队伍作风素质进一步提升。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开展营商环境作风问题“五清”行动,推动形成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关于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重要精神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整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关于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进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的关键之年,也是大力推进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武汉新城、四大国家产业基地、长江新区等重大战略规划建设的重要之年,是我市的“城市更新年”。
2023年全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部、省、市领导对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指示和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勇担职责使命,深化改革、守正创新,深入开展“组织大调研、服务大项目、推进大发展”专项行动,大力推进自然资源和规划重大改革任务的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精准发力,加强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统筹管理,以争创全国卓越的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目标,奋力推进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
绘好空间规划“新蓝图”,勇当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排头兵”
推进都市圈协同发展。全面推动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规划,开展武汉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启动武汉都市圈生态修复规划。完成武鄂黄黄协调发展背景下的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加快形成“超米字型”国家高铁网络,构建“鱼”型高速轨道网络,推动武鄂黄黄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
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健全市、区、乡(镇)三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协调山水城关系,推动城市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完成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上报,完成区级国土空间规划,新编、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展街镇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出台相应管理规定,服务全市乡村振兴。
加强城市设计。聚焦全市重点片区形象打造,高标准规划建设“两江四岸”,推动龟北片、汉江湾片等一批重点区域规划设计。以特色化建筑、精致化街道、艺术化空间建设为依托,推进一批群众关切的重点项目全面实施见效。强化天际线、色彩、空间形态、建筑立面控制引导,彰显“极目楚天舒”的城市意象。
创新规划实施“新模式”,当好支撑城市能级品质提升“主力军”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开展“城市更新年”行动,推进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推进三阳设计之都等30个重点单元优化升级。以“共同缔造”为指引,统筹“留改拆建控”各类项目,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推动有条件的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实现城市功能品质双提升。
加快推进重点功能区规划建设。按照“六统一”的实施机制,积极推进武汉新城、长江新区、武汉西站高铁商务区、武昌大白沙片区、中法半岛小镇、大东湖鼓架景区、东湖新城等20片重点功能区片规划建设。在谌家矶片区规划建设世界级人文水镇和美好人居生活示范区。
加强交通市政设施规划实施。积极谋划武汉市综合交通及市政设施近期建设项目,优化骨架路网结构,完善多层次路网系统,加快推进高铁武汉新城站、长江新区站、天河站、武汉西站规划建设。从“保护环境、保障供给、综合防灾”三大板块完善基础设施布局,重点推进排水防涝补短板项目工程。
深化资源管理“新举措”,打好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组合拳”
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持续推进国家、省、市稳增长促发展政策落实到位,加强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项目跟踪服务。落实国家调控政策,优化土地供应节奏、结构,稳定市场预期。加大“云拍卖”推进力度,探索推进土地预告登记转让工作。继续指导新型工业用地(M0)项目供地,开展农村点状用地试点。
推进国土空间保护修复。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用途管制,落实我市耕地“进出平衡”政策;建立全市耕地保护数据库,实现“以图管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硬约束,开展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指导实施《武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开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与利用信用体系研究。
夯实自然资源“数字”基础。健全国土变更调查工作机制,加快推进集体所有权登记、农村不动产登记成果汇交,完成2022年度市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项目主体性工作验收。深化新型基础测绘试点研究成果推广及应用。开展全市国土空间监测,形成多周期、多尺度、多层次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稳步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
加快服务效能“新跨越”,下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先手棋”
推进智慧管理。加快推进自然资源部城市仿真重点实验室建设,提高基础数据建设范围,升级三维数字城市平台。提升测绘地理在城市管理和空间治理中的作用,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开展“北斗+”城市应用工程,深化地质灾害防治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建成“一张蓝图”协同平台,推动《武汉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制定。
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广运用“承诺可开工”制度,强化跟踪服务,实现“多证同发”。深化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加大智能工具应用力度,依托审批服务“大集中”工作格局,实现全系统同标准、无差别办理。探索“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为企业提供集成化办理服务。
加强法治建设。做好《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武汉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及房屋补偿安置办法》实施宣贯,推动《武汉市不动产登记办法》立法,组织“八五”普法中期验收。严格督察执法,修订完善建设工程规划批后监管实施细则等。
推进从严治党“新成效”,打造新时代自然资源规划“先锋队”
筑牢思想根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省市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专题学习教育活动。突出党建引领,积极创建“模范机关”,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抓好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制度建设,提升运行管理能力水平。抓好干部队伍选拔、培养,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积极做好人才引进和干部教育培训,从严从实加强干部管理监督,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干部队伍。
强化监督执纪。完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强化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聚焦“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统筹推进政治监督、日常监督、专项监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建好清廉机关。
奋斗成就使命,实干创造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自然资源厅的有力指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持续强化规划引领和要素支撑,扎实履行“两统一”职责,坚决守牢资源安全底线,切实推动自然资源和规划职能作用全面提升、全面加强、全面过硬,全力支撑武汉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为加快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武汉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