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
党中央十分关心科技人才成长,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尽可能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工作生活环境,让科技工作者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6月28日在湖北武汉考察时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牵挂武汉发展,亲临湖北武汉考察期间,多次对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
1月28日,新年后的首个工作日,位于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内的“半导体热电芯片中试平台”已开启全线运转。这一切,离不开武汉市科技局两位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的“火眼金睛”。
“投早、投小,城市对成果转化早期就给与重点关注支持。”项目团队负责人、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唐新峰说,武汉的创新环境越来越好了,作为科研工作者,更要不断创新,服务城市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把创新摆在事关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武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创新涌动的新时代英雄城市。如今,一个个核心技术加快突破、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的故事正在上演。
科技联络员进大学
高校创新成果不再“睡大觉”
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已覆盖在汉重点高校院所和各区产业园区(孵化器)、重点企业。图为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刘雅婷(右)拜访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爱涛(左),了解李教授的最新科技成果
这些天,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张清杰团队研发的重大科技专项“半导体热电芯片项目”完成中试,功耗低于国际行业水平的30%,已获得国内知名光模块厂家的批量订单,预计半年后可批量投入市场。
2020年底,武汉市科技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高效协同,一批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被派驻到高校院所一线服务。54岁的刘元林、胡文莉作为第一批加入联络员队伍中的科技局干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刘元林在学校科技转化中心看到,学校仅发明专利就有一万多项。自己既是理工大校友又是工科出身,刘元林慢慢摸到了“道道”,“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在一堆成果中,一下子就发现了半导体热电材料与器件院士研究团队”。
张清杰院士团队的这一项目,核心技术为高性能、低成本半导体热电材料制备,对于我国下一代光通信、无人驾驶、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此前主要依赖日本、美国等地进口。而依托武汉理工大学学科优势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团队已经在微型半导体制冷器芯片的核心材料、芯片的设计和集成制造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这不正是武汉急缺的科技早期项目、‘牛技术成果’嘛!”刘元林、胡文莉立马收集资料,带回研判。后期通过大家的调研、走访,了解到由于其制造技术门槛高、制作工艺复杂、生产难度大等问题,国内尚无厂家能够生产光通信器件用微型半导体制冷器芯片,市场需求巨大。
“这是个很有前景的好项目!”看准了,就要加快对接!市科技局的干部们迅速行动起来,大家每天往返高校、企业和投资机构等沟通对接,“磨破嘴”“跑断腿”也要帮助团队把项目转化落地。遗憾的是,由于项目仍属于科技研发早期,未获得成功投资。
时间不等人!产品大规模量产前,较小规模的中试环节也至关重要。武汉市研判后决定,资助该项目建成国内第一条“半导体热电芯片中试平台”,项目获得市区两级财政2000万元的经费支持,以及相关房租和设备购置补贴。
如今,这一“半导体热电芯片中试平台”芯片年产可达50万片。大家干劲十足,紧锣密鼓地推进材料生产、芯片组装、测试等子平台建设。唐新峰教授介绍,不久后,团队还要与上下游企业形成创新联合体,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体制。
数据显示,武汉目前已建齐配强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队伍220人,促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其中,2022年11月,武汉理工大学与武汉双虎涂料股份有限公司签下1.06亿元的特种功能涂料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的合同金额,创下单个签约项目超亿元记录,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300亿元。
基础设施加速布局
武汉在创新版图中的地位显着提升
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在电源大厅工作
2013年、2018年、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深入光谷企业,察看芯片、光纤、激光智能装备等创新成果,指向的是“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1月28日大年初七,湖北科投旗下光谷科学岛公司负责人金波已早早来到光谷科学岛上的科创中心一期。自开工以来,该项目24小时不间断施工,就连春节期间每日也有人员值守巡查。目前,该中心已初具规模,项目主塔楼施工已至8层,4号厂房局部结构已封顶。
科创中心是光谷科学岛起步区第一个重点落地综合体项目。人勤春来早,在这一片湖北东湖科学城核心区,建设氛围热气腾腾,从每个区域到每个建设工地,武汉科技基础设施布局棋子落定,每一步都精准到位、遒劲有力。
金波介绍,不光建设目标是服务于创新,就连建设过程都应用了诸多创新思路与方法,比如作为光谷科学岛片区重要配套产业项目之一的科创中心,本身还是江城十大文明工地。光谷科学岛公司联合参建方,应用5G通讯塔吊等“智能建造”技术,远程操控吊臂完成吊装,“我们还引入智能制造新技术,将工地现场融入导航地图,精准运送材料,减少搬运环节,提高施工效率”。
沿着光谷科创大走廊来到位于光谷生物城医学健康园,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医学中心的“高端生物医学成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正在加紧建设中。今年设施将整体入驻成像大楼,部分设备完成安装调试。
目前,在湖北东湖科学城,“四装置三中心一园”等科创平台及创新项目推进建设,脉冲强磁场大科学装置优化提升项目启动建设,三大科学装置项目启动建设具备条件,仅在东湖科学城就有五大湖北实验室实体化运行,五大国家创新中心落地建设。
2022年4月,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批复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是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国际科创中心和成渝区域科创中心之后,国家在区域创新上又一个重大战略布局。此后,我省国家实验室“零的突破”,让武汉成为为数不多既拥有“科创中心”和“国家实验室”的城市,武汉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显着提升。
武汉正以大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全力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打造集聚人才、产业、资本、技术的重大平台,目前,通过边建设边预研,我市已建成、在建和预研的10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正在汉打造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创新政策不撒胡椒面
企业落户武汉产值倍增
亿咖通科技与奔驰smart汽车携手打造的高性能沉浸式智能座舱旗舰车载计算平台
本月初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3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亿咖通科技与奔驰smart汽车展出了由两家公司携手打造、由AMD技术赋能的高性能沉浸式智能座舱旗舰车载计算平台。这是在智能座舱体验领域的真正突破,展现了包括全3D人机交互界面、超高清4K多屏显示以及3A级高端游戏娱乐体验。
“落户武汉短短几年时间,亿咖通科技产值增长14倍多,并迅速成长为武汉经开区首家独角兽企业,我们融入了市区创新政策营造的创新氛围中”,亿咖通科技运营中心总经理陆非介绍,亿咖通科技2017年3月落户武汉,是一家汽车智能化科技公司,业务聚焦车载芯片、智能座舱、大数据及车联网云平台等,研发的第一、二代汽车芯片已大批量生产,搭载这些芯片的智能驾驶座舱产品,使用于吉利、奇瑞、长安、宝腾等多个品牌的汽车上,累计用户量达250多万。
就在去年,据经开区“科创33条”对独角兽企业的奖补条款,企业享受了500万元奖励,市区还通过各类创新政策支持企业在汽车芯片等战略领域挑大梁。武汉经开区先后出台了“车谷科创33条”“知识产权8条”等覆盖面广、系统性强、支持力度大的科创政策,每年拿出不少于8亿元“真金白银”奖励企业科技创新,鼓励车谷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打造产业创新高地、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陆非介绍,亿咖通科技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至少占营业收入的30%,从落户到现在,累计研发投入超40亿元,公司研发团队超千人,“有了各级政府具突破性政策营造的创新环境,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政企同向,我们矢志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冲破重重阻碍,做科技自立自强的‘攻坚者’”。
在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链上,武汉普赛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已有研发人员开始投身新一年的研发工作。
普赛斯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制光通信、半导体芯片和器件的光电性能测试仪表企业,今年正在加大集成电路领域从晶圆到芯片到激光雷达产品生产的每个检测环节的产品开发和推广。
企业总经理助理李玉梅介绍,这家国家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第二批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已到账来自国家、市区的政策性支持奖励资金超百万元。鼓励创新的政策红利切实引导企业进一步走专精特新道路,部分资金被应用于构筑企业知识产权专利墙,部分被应用于数字化改造,让企业产线效率大大提升。
在另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汉睿芯特种光纤有限责任公司,已申报“武汉英才”计划培育支持专项先进制造人才的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系80后博士莫琦,正在带队研发光纤放大器用1.5微米增益光纤。
2022年,重点向企业和基层一线倾斜的“武汉英才”计划培育支持专项启动,每年遴选1000名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教育等各行业各领域优秀人才,像莫琦这样连续在汉工作3年以上的本地优秀人才,都有望被纳入市级人才服务范围。
在睿芯公司,已汇聚作为高端人才引进的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武汉市“武汉英才”产业领军人才,也有从来汉留汉的优质大学毕业生成长起来的“汉漾”青年,通过市区多层次人才计划接力,将有更多人才接续,在汉共赴创新事业。
通过围绕科技攻关“揭榜挂帅”、企业创新“专精特新”、创新人才“武汉英才”等有重点、有层次的政策创新,武汉在创新政策上不再“撒胡椒面”,而是通过有力政策营造让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实在可感的氛围。
协同创新
武创院组建8家中心抱团出海
“自力更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少”“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在武汉,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要求掷地有声。
近日,在湖北省创新转化医学研究院,研究院医学总监陈伟珏现场模拟一场远程的心脏支架释放手术,凭借多年的外科手术经验,医生通过导丝在手上的手感,从而掌控手术路径和支架的释放位置,“但是如果医生的手在患者体外,是不会直接接触到使用的器械,技术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经过多年科研和技术攻关,陈伟珏介绍,把金属丝换成具备压力传感功能的特种光纤,一切迎刃而解。
“只争朝夕突破关键‘卡脖子’难题,构建硬核科技竞争力,是我们下一个十年的努力方向。”研究院院长朱湘涛感受到,在武汉,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协同创新突破“卡脖子”问题已成为共识。
在位于光谷的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本部大楼,部分办公区域正加紧施工,为即将入驻的一批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提供承载空间。
没有既有经验,没有现成模式,与企业做朋友,共同探索融合创新资源、催化创新要素、构建创新生态的特色科创之路……去年4月启动运行以来,武创院全力推进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已组建成立8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
如今,聚焦成果转化“最先一公里”,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小微企业为支撑的雁阵型创新创业生态已见雏形。去年10月,武创院、武汉地铁集团、北京通号城交、北京中创为量子、南京科信量子合作共建湖北首个专业从事轨道交通量子安全应用的创新中心,共同推动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11月,由武创院与北京特纳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的创新中心通过专家论证,特纳飞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在和武创院的合作中感受到了共鸣,‘效率’‘创新’是我们这段时间和武创院团队交流、合作过程中最深刻的印象。”
从光谷到全市域,2022年以来,武汉市新立项实施“车规级高性能自动驾驶芯片设计关键技术”“优质营养水稻种质创制与品种培育”等10大重大项目;围绕“965”产业体系,依托研发基础好、服务能力强的中试平台,认定集成电路、微创医疗器械、环境综合治理、表面工程新材料、创新药和高端制剂等10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挂牌淡水渔业、智慧交通与安全装备、深部零碳能源资源、光纤传感与物联网、光纤激光器等首批5个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光电信息、生命健康和未来产业等领域引育6个高端创新团队……
如今,包括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在内的各类创新平台在武汉加快建设;全市共198个中试平台建成开放,10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顺利设立,填补了共性技术资源空白,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年度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300亿元。
近年来,随着《武汉创新地图》的发布和创新街区建设规划,武汉创新环境持续优化,新建创新街区(园区、楼宇)110万平方米,新增国家级孵化载体16家,实现创新创业与城市更新融合发展。
编辑: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