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 | 武汉市教育局 | 发文字号 | 无 |
---|---|---|---|
发布日期 | 2022-10-10 17:26 | 效力状态 | 有效 |
主题分类 | 教育 | 索引号 | 010890019/2022-28605 |
一、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一是建好家教体系。坚持将体系建设作为推动家庭教育工作落地的重要保证,完善组织体系,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健全政策体系,在武汉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顶层设计中凸显家庭教育;夯实责任体系,将家庭教育融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落实和有效德育推进;丰富制度体系,推出《武汉市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建强培训体系,以师资培训助力家庭教育专业化。
二是办好家长学校。坚持将家长学校作为推动家庭教育工作落常的重要载体,持续深化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四主”教学实践(授课以课堂教学为主、教材以省级以上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教材为主、教师以本校教师为主、教学以班级为主),全面落实“孩子入学(园)、家长入校,孩子毕业、家长结业”工作规范,指导家长注重家教家风和言传身教,当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展家长学校优质课评比和教学案例交流,为上好课、上优课提供支撑。
三是做好家访服务。坚持将家访服务作为推动家庭教育工作落细的重要支点,聚焦“四个面对面”(教育政策面对面解答,成长发展面对面沟通,家长心声面对面倾听,共育对策面对面探讨),引导家长既关注学生学业进步,更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贫困生、学困生等重点群体学生,采取跟踪家访、心育家访、激励家访等形式,凝聚家校共育合力。
四是抓好家教创新。坚持将家教创新作为推动家庭教育工作落活的重要动力,创新家庭教育宣传方式,举办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凝聚“让孩子赢在立德起跑线上”的共识。武汉教育电视台开办家长学堂、教子有方等家庭教育特色节目,武汉教育云平台上线家庭教育专题资源,持续推介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武汉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江汉区北湖小学、武昌区中山路小学等3所学校分别入选全国、全省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
二、做好教育关爱工作
一是落实《武汉市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联系卡》制度。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的基本情况,家庭或父母外出务工地址、联系电话,委托监护人基本情况、学校与家长或监护人联系记录等浓缩在一张卡片上,加强家校沟通,合力做好教育关爱工作。
二是探索建立“代理家长”制度。落实教育关爱责任,探索“代理家长”等方式,提供亲情补偿,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困难与问题;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加强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满足孩子亲情需要;通过家访等形式,面对面加强沟通和交流,重点关注隔代抚养家庭,引导家长改善提升与孩子交流方式,促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三是实施心理健康行动。支持和指导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选修课、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专题讲座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心理咨询和辅导,减轻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促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积极健康发展。
四是推进教育关爱行动。充分发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站的功能作用,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家庭教育、提供关爱服务和维权服务,有效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是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完善入学政策、保障入学机会,坚持“两为主、两纳入”(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经费保障),认真履行教育责任,确保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三、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一是落实教育投入政策,确保教育经费投入每年只增不减。二是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纳入财政保障,享受市民化待遇。三是转移支付资金向教育任务重、基础薄弱、财力困难区和农村地区倾斜。四是将农村学校新建、扩建项目纳入市基础教育配建项目重点保障。
您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提案,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好的启发作用。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您所提建议,坚持教育工作服务学生、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行动指南,引导家长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落实政府责任,加大教育投入,深入推进教育关爱行动,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武汉市教育局
2022年9月30日